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校长何为?
首页> 教育频道> 要闻 > 正文

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校长何为?

来源:光明网2025-11-26 09:21

  【百千万计划·“县”向未来】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百千万计划”县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现场会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及全国11个省(区)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校长、教师代表参加现场会。

  面对数字化浪潮,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路人,校长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如何定位自身角色,又该如何有效激发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会议期间,光明网记者对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一中学校长谭付波进行了专访。谭付波表示,校长需躬身入局,率先垂范,积极构建数字化教育新生态。

  “未来已来,面对数字化转型,学校应该主动对接,主动迎接,主动适应。”在谭付波看来,在这个过程中,校长的第一个身份是“文化的建构者”。数字化转型并非简单叠加硬件设备与数据系统,校长要引导全体教师明晰“为何而做、做什么、怎么做”,从理念上筑牢数字化教育根基。

  同时,校长应成为“坚定的保障者”。谭付波强调,在学校整体投入与设备配置中,应加大对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投入,做到“应有尽有”,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此外,校长还应成为“坚定的执行者”,通过组织各类数字化竞赛、推进数字化应用普及,帮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逐步适应并引领数字化变革。

  “我们坚信,有校长这种躬身入局的精神、率先垂范的担当和坚定保障的决心,数字化转型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更实、更有成效。”谭付波表示。

  谈及“百千万计划”带来的变化,谭付波介绍,该计划推动学校在管理、教学、课堂、研究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在教研方面,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建构,助力教师在更广阔的资源背景下获取成长与发展;在家校协同方面,数字化让家长可以更直接地参与或者见证学校课堂的变化、学生的进步等;学生也借此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获得更多认可与更大提升。

  面向未来,谭付波表示,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数字化转型中聚焦三大方向,即,如何赋能课堂,如何提质增效,如何助力办学特色形成,真正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每一位师生,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光明网微光工作室出品

统筹:朱然

记者邱晓琴 王文韬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