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百千万计划·“县”向未来】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师范大学“强师工程-百千万计划”县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现场会在内蒙古鄂托克旗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及全国11个省(区)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校长、教师代表参加现场会。
安康市白河县地处陕西东南秦巴腹地,素有“秦头楚尾”和“小汉口”之美誉。“白河历来重视教育。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百千万计划’的强势引领,白河聚焦数字化转型,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白河县教育体育局局长黄炜表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白河教育主要取得了三方面成效。
一是筑牢数字硬件基础,智慧课堂质效双提升。通过大力实施“万兆传输”工程,数字基础硬件建设实现质的飞跃。“班班通、校校通和智慧云课堂,已全面应用成熟,课堂的质量效果大幅度提升。”黄炜表示。
二是“白河模式”锤炼教师,教研教改能力整体跃升。白河县与北师大合作开展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训,形成了独特的“白河模式”。同时,通过线上能力团队构建和县局校三级体系建设,区域教研教改水平实现系统化提升。
三是样板校助“双减”,学生增兴趣,教师减负担。今年,白河县政府投入300万元建设了三所样板校,助推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转型。“我们要把老师繁重的工作量,包括批改作业的工作量减下来,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提上去。”黄炜说道。
一系列扎实举措,带来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攀升。“在北师大‘百千万计划’的支持下,白河县的学段贯通和教育质量一体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黄炜举例说,今年白河县的中考成绩比去年分数线提高了83分,高考成绩也非常优异。
更令人欣喜的是,白河教育生态持续优化。“在白河县,家长信任学校,学生安心上学。教师外流明显减少,外地教师扎根白河成为常态。这里生源稳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基本上都在家乡上学,转学率低。”黄炜感慨:“我觉得,这正是我们办教育的初衷。”
面向未来,黄炜表达了对于数字教育行稳致远的期待。他建议各方能加强实际指导,提供更清晰的标准,避免基层走弯路;同时希望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能够提供如教学大纲般精准的指引,让大家用得放心。
光明网微光工作室出品
统筹:朱然
记者邱晓琴 王文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