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山海相隔千里,教育同心同向。近日,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实验幼儿园、永春县实验幼儿园与新疆昌吉市多所幼儿园开展深度共建,将两园深耕十二年形成的“幼儿园德育‘123’生态化范式”引入天山脚下。此次合作不仅让泉州优质德育经验在昌吉落地生根,更构建起“资源共享、经验互鉴、长效共生”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为全国学前德育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闽昌样本”。

十二年深耕,从地域文化中“生长”德育范式
在潘晓云、方莉梅两位园长领衔下,泉州两园依托名师工作室,以“以文化人”为核心理念,深挖地域文化资源,历经十二年探索打磨,最终形成“德育‘123’生态化范式”。其中,丰泽区东海实验幼儿园聚焦蟳埔簪花、长江支队精神等12类在地资源,永春县实验幼儿园则深挖民间游戏、白鹤拳、漆篮非遗等传统文化精髓。
两园共同构建起“文化—课程—体悟”生态循环模型,形成“主题探究—任务生成—活动展开—品德建构”四阶实践逻辑,清晰指引幼儿德育从“外在规范灌输”转向“内在价值认同”,为学前德育破局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范式解码,“双螺旋”与“三阶五维”激活育德新路径
作为共建核心支撑,两地名师围绕德育范式展开深度分享,引发热烈共鸣。

丰泽区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方莉梅以《从渗透到内生:游戏与生活双耦制的德育课程创新》为题,详解“生活—游戏”双螺旋耦合机制:通过“体验—实践—协作”三阶路径,让生活事件生成游戏主题、游戏经验反哺生活行为,推动德育内容在双通道中自然生成、自主建构,破解“德育与生活脱节”的痛点。

永春县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潘晓云则以《扎根“乡土”立课“养人”》分享实践经验,系统阐释“三阶五维”内生式德育模式:以乡土文化为根基,挖掘“人、景、食、俗、艺”五类资源的育人价值,通过“文化激活植入道德基因、游戏转化落地行为习惯、社区延伸融入生活实践”,实现幼儿品德从“外部渗透”到“内部生成”的跃迁。她结合案例指出,白鹤拳可培养幼儿勇敢自律,漆篮等非遗能让孩子理解“专注坚守”,引发昌吉教师共鸣,他们表示将借鉴方法梳理本地草原文明、多民族民俗中的德育元素。
实操赋能,沉浸式示范架起“知行桥梁”
为推动范式落地,泉州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带来沉浸式教学示范与案例解析,精准对接昌吉教师需求。

鄞婉瑜展示大班综合活动《簪花美》,结合“观察评价体系”23项指标反思教学,直观呈现“以文化人”的实践路径; 苏婉婷分享省优秀游戏案例《幼儿园的福建舰》,拆解“生活事件识别—价值主题生成—游戏设计实施—情境反思转化”四步流程,诠释“儿童视角+德育内核”的融合之道;官绮凡以《5W2H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游戏德育实践范式构建》深度解析“5W2H”框架,结合大班“夺红旗”游戏,详解如何在“选队长、议队名、共协作”中渗透公平、爱国、担当意识; 陈少华展示大班健康活动《我和永春白鹤拳交朋友》,通过“招式学习—团队展演—品德提炼”引导幼儿感受坚持与协作; 康海琦围绕《扎根乡土 食育润心》,分享永春将“榜舍龟”“润饼”转化为食育课程的经验,并牵头两地联合开发“闽昌乡土食育共建课程”,让饮食成为跨地域德育纽带。
昌吉教师也积极参与互动:陈艳丽、黄芳芳、刘昱萌等分别组织游戏思维共享活动、分享《砖炉层层藏薯香》等本土案例,形成“双向学习、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
长效共生,构建跨区域德育共同体
主题联合教研中,围绕德育痛点对话,聚焦“德育‘123’生态化范式本土化”等核心议题开展联合教研,达成多项务实成果。签订共建协议,共享民间游戏资源包、课程案例库;明确以“体验—实践—协作”三阶机制为迁移路径,计划在昌吉开展“古街小讲解员”“草原小牧民”等本土活动。
红色研学环节,两地教师参观福建援疆展馆与新疆博物馆,约定将“援疆精神”“文物家国情怀”转化为德育内容,提升文化浸润载体与幼儿德育的有机融合效能。泉州名师团队分组深入昌吉幼儿园“入园诊断”,为后续帮扶奠定基础。
协同致远,书写学前育人新篇章
泉州地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后续将通过“线上教研+跟岗交流”深化合作,每季度开展“范式本土化”等主题研讨,明年春季邀请昌吉教师赴丰泽、永春跟岗,实现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共生”的长效合作,共同探索具有闽昌辨识度的学前育人新模式。昌吉市教育局负责人认为,泉州德育范式为当地提供了可复制的“内驱—内化—内生”三阶德育生态化框架,将有力推动当地幼儿园构建本土德育体系。
目前,两地已同步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双师共育”:泉州名师与昌吉教师结成“1+1”对子,设立“德育‘123’生态化范式研修基地”,首批12名昌吉教师已完成培训;数字资源共享:搭建专项数字资源库,收录50余件素材,成立“资源共建委员会”动态更新课例;协议合作:泉州两园分别与昌吉市第九、第十、十三、十九幼儿园签约,明确“课程共建、师资交流”细则,推动合作常态化。
此次闽昌学前德育共建,不仅让“以文化人”的理念跨越山海,更让“生活—游戏双螺旋”“三阶内生”等核心成果在昌吉沃土中生长出本土生命力。这一实践,生动诠释了学前德育从“外部渗透”到“幼儿自主建构”的转变,为跨区域打造可持续的德育生态共同体、培育有品德、有文化的新时代小公民,开辟了全新路径。(方莉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