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技能出海 匠心筑梦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海外赛区比赛侧记
柬埔寨柬华应用科技大学实训中心,智能装备应用赛道比赛正紧张进行,参赛选手用电烙铁精准点焊一条纤细的传感器线路,锡丝熔化瞬间升起一缕青烟。团队其他选手都紧盯着自己设计的智能单元,每一个细微操作都决定着比赛的胜负……
这是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东南亚赛区比赛现场的一幕。今年大赛首次走出国门,设置东南亚、中亚、非洲、欧洲4个海外赛区,来自13个国家、146支队伍、428名选手参加13个赛道比赛,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技能热潮”。
欧洲赛区艺术设计赛道参赛选手展示“手植之树”木工创作。资料图片
中亚赛区(塔吉克斯坦)能源动力赛道参赛选手进行技能操作。资料图片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
搭建职业教育国际赛事擂台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74个国家的选手齐聚天津,同台竞技,成为世界职业教育闪亮“名片”。
今年大赛把整套赛制搬到海外,坚持“三自主、四统一”——自主确定参赛名称、自主设计参赛内容、自主选择参赛设备,统一赛制安排、统一比赛要求、统一评分要素、统一奖项设置,真正实现“同一把尺子量全球”。借此,中国牵头为世界职业院校学子搭建起跨越国界、联通产业的“技能擂台”,标志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了从“请进来”到“走出去”、从线上到线下、从单独办赛到中外联合办赛的转变,为世界各国青年技能人才搭建起“家门口的世界擂台”,让各国青年在同一赛场切磋精湛技艺、展示职业风采,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全球产业高质量发展储备技能人才。
突出综合育人
培育更具竞争力的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大赛裁判委员会主任王扬南表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面向职业教育、服务职业院校学生成长的大赛,具有很强的教育属性,鲜明体现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今年海外赛区比赛与国内比赛保持一致,采取团体赛形式和“操作+讲解”的同步展示模式,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职业行动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在今年东南亚赛区闭幕式视频致辞中指出:“举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目的就是搭建高水平技能比拼擂台,全面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协同配合、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刚刚走出东南亚赛区赛场的柬埔寨参赛选手玛卡拉说:“这个比赛形式很有趣,经过一个半月的训练和比赛,我和队友之间的配合更默契,虽然比赛时有点紧张,但我的表达能力有了提高,也更自信了。”
打造闪亮名片
推动职教出海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中国“职教出海”以“技术”为纽带,与各国开展合作交流,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重要标志性品牌。
2023年12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和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共建的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正式成立,首批7个本科专业开始招生,这是中柬教育合作的代表性成果。中—赞职业技术学院是赞比亚首所采用中国职业教育标准的学校,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参与共建,近年来为当地培养培训青年技能人才近万人。今年海外赛区比赛,主要依托我国在海外举办或与我国合作紧密的海外院校、培训机构等组织实施,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的方案、标准、资源走出国门、落地海外,成为“职教出海”一个新亮点。
中—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雅克松表示:“大赛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带到非洲,让我们的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自2016年起,鲁班工坊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相继设立,迄今已达36个,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洁介绍说:“近年来,鲁班工坊为中亚国家青年提供技能培养培训近1.3万人次。这次依托鲁班工坊举办的中亚赛区比赛圆满顺利,既是鲁班工坊建设成效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促进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装备、资源在中亚更多学校间交流的平台。”
紧密对接产业
为当地经济发展助力赋能
海外赛区赛道设置紧密对接当地产业发展实际,服务当地经济发展,4个海外赛区共设置13个赛道。在中外教师指导下,参赛选手从生产实践中挖掘、培育比赛项目,解决当地生产实际中的问题。
“如果这里的数据再微调一下,货物堆放的时候就会更加精准,不会出现之前‘跑偏’的情况了……”在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的实训基地,一群当地青年正冒着夏日高温,紧张地为夺取中亚赛区物流与供应链赛道“入场券”进行最后冲刺。除开设物流与供应链赛道,中亚赛区还根据当地汽车、能源、矿产以及传统产业升级需要,设置汽车制造与维修、地质勘查与地理测绘、能源动力、人工智能4个赛道。
在非洲赛区比赛现场,来自坦桑尼亚的参赛选手哈桑和她的搭档正俯身在一台模拟矿石输送带的机电设备前。她的手指飞快地在PLC控制终端上编码,队友用激光对中仪校准着电机传动轴。一旁裁判屏息注视——他们不仅要完成设备安装,还需在10分钟内诊断出人为设置的“传送带间歇性卡顿”故障。“近年来,通过技能培训、技能竞赛,为非洲当地培养了大批产业工人,既解决了中资企业‘用工难’问题,也解决了当地青年‘就业难’的困境。”中国有色金属人才中心主任宋凯介绍说。非洲赛区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运维、机械设计与制造2个赛道,主要是为了服务当地矿产资源产业发展需要。
近年来,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对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长,东南亚赛区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商贸、智能装备应用3个赛道,助力为东南亚培养更多技能人才。正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所说:“办好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是要让世界各国青年凭借一技之长点亮多彩人生”。
“以赛为媒”
促进各国青年相知相亲
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依、友好往来的历史源远流长。东南亚赛区比赛在柬埔寨举办,来自东南亚各国的60余支队伍参赛,柬埔寨副首相韩春那洛出席闭幕式时表示:“中国和东南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希望柬中进一步加强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领域合作。”
中国—中亚关系正向“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全面协调发展。中亚赛区在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分设3个赛点,吸引了近300名师生参赛,在当地掀起了一股“技能热”“中国热”,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缩影。
非洲是新中国外交的出发地之一,在中国外交全局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9月5日,非洲赛区比赛在赞比亚顺利完成。赞比亚科技部长穆塔蒂在闭幕式上表示,本次赛事对于助力非洲培养产业急需的技能人才和深化非中职业教育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法国巴黎被誉为“艺术之都”“浪漫之都”,近年来,中法在艺术教育领域开展了系列合作和交流项目。8月27日,欧洲赛区比赛在法国巴黎举行,参与欧洲赛区赛事组织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刘珽表示:“希望以艺术为纽带,促进两国人民在文明互鉴中增进理解,在情感共鸣中深化友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大赛是跨越国界的“技能桥梁”,南非东开普米德兰职业技能学院学生马西科瓦那参加了非洲赛区比赛并获得银奖,在颁奖仪式上难掩内心激动:“中国老师手把手教我们操作技能,获得银奖我很兴奋!在这里我还认识了很多很棒的朋友,希望将来有机会到中国学习更先进的技术。”(通讯员 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