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育体铸魂 沪师风采】
编者按:
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区,上海自2012年率先启动“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试点以来,逐步构建起“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体系。最新出台的《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课程、赛事、场地、师资、保障等9个方面发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展现上海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创新实践与育人成效,生动诠释新时代上海教师群体的专业风采与教育智慧,光明网推出“育体铸魂 沪师风采”系列报道。报道将通过案例剖析与名师讲述等,解码上海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学校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上海市通过明确学校主体责任、完善监测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督导机制,逐步健全评价督导机制,确保中小学体育活动相关举措落实到位,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压实主体责任:创新探索赋能健康成长
学校是落实体育工作的主阵地。上海市要求各学校要落实好深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主体责任,将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机制并作为重要事项纳入议事日程。
在政策引导下,近年来,沪上中小学积极探索创新体育活动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赋能学生成长。
篮球、排球、羽毛球、武术、游泳……下午三点半,市东实验学校的校园里热闹非凡,操场上、体育馆里都是孩子们尽情挥洒汗水的身影。校长沈洪是一名体育学科特级教师,他带领团队开展武术、篮球、游泳等项目的一体化探索,建立了项目布局合理、衔接有序的“一条龙”体育育人体系。
一年级打篮球,二年级玩棒球,三年级开展旱地冰球,四年级和五年级跳啦啦操、打篮球、开展旱地冰壶和腰旗橄榄球……在洵阳路小学,体育教研组精心谋划,将并不大的操场分为5个不同的区域,基本确保每个班级每天轮换活动区域,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选课走班学习。
除了日常的体育课,沪上各学校还结合各自办学特色创新形式、提升内涵,让体育活动变得更好玩,吸引更多学生真正动起来。
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传承普及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将“五禽戏”引入课间操,开展射箭、学校自行车驾照等特色体育活动。延安初级中学在校园里布设智慧体育设施,学生对着电子屏一边运动一边做游戏,运动数据和建议实时呈现。在园南小学,篮球赛是大课间活动的主要形式,比赛由孩子们自主组织设计,球员、裁判、计分员等全部由孩子担任。
此外,《深化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学校提出明确要求: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制定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实施方案并向社会公示,畅通意见反馈渠道。据悉,今年九月份新学期开学之际,各校的“一校一案”实施方案将陆续推出。届时,沪上学校的体育活动将更加丰富多彩。
完善监测评价:体质健康数据成“硬指标”
为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取得实效,上海市各区针对深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健全监测反馈机制。同时,切实发挥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作用,每年对不低于10%的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抽测,鼓励与运动技能等级测试整合。
2012年起,徐汇、长宁等区(县)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陆续投入使用,让各区县均能对学生体质监测和干预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提供常态化的体质健康监测服务。2018年4月,上海市《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与测试方法》系列团体标准发布。2019年,在2018年试点的基础上,上海开始面向全市所有区开展学生运动技能等级测试。
2024年11月,2024年崇明区开展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统一测试,针对全区小学四年级、初中八年级、高中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全面体质健康测试,参与人数达9600余人,实现“一生一档”。崇明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负责人表示,收集到的学生样本数据越多,对崇明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判断就越精准,越能为学校体育课、健康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此外,上海还在义务教育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中增加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监测,并对体育工作落实不力的学校主要责任人进行约谈。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监测加入“绿色指标”评价,成为义务教育质量“硬指标”,必将倒逼校园体育工作落实,让相关举措惠及更多学生。
健全督导问责:飞行督导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为确保学校体育政策落地见效,上海市各区教育督导部门将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落实情况纳入督导范畴,开展责任督学进校核查,适时组织飞行督导,对落实不力的学校紧盯问题整改,情节严重的,视情况开展督导问责。
这些严格的评价督导机制,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督促学校切实落实体育工作。
在普陀区,女子足球特色学校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与区足校合作成立“一条龙”学校联合教研组,指导学校女子足球队日常训练,并定期召开例会,对教学及训练效果进行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女足联合教研组的成立,实现了教学资源、训练资源、教练员资源的合作、共享、互助。
在宝山区,2025年7月,《上海市宝山区乐之中学发展性督导评估意见书》发布。在“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康人格”部分,宝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乐之中学的体育工作给予肯定:“有近98%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学校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每学年召开校园田径运动会、阳光体育运动、篮球、拔河、乒乓球等各类比赛,参与率为100%。”同时,在问题建议中,督导组指出,“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的优良率有待提高”“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督导不是终点,而是质量提升的新起点。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当前,沪上中小学不断探索创新,健全评价督导机制,呵护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光明网记者邱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