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讯(记者 周洪松)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教育局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组织20万名雄安学子携手京津冀大学生同上一堂“未来之城·时代答卷”大思政课。启动仪式上,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韩旭说:“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广阔实践舞台和深刻思想启迪素材。上好这堂大思政课,对于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培育时代新人,具有深远意义。”
雄安八载,春风又度。本次“未来之城·时代答卷”实景课程是雄安新区开展“未来之城”大思政课第二季的重要内容。课程采取数字微课形式,聚焦雄安建设发展的“科技、生态、法治、人民、文化”5个主题,组织大中小幼师生深入开展实景教学,用脚步丈量雄安新区8年的成长轨迹,以影像记录城市发展的脉动韵律,构建“理论+实践+云上”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使新发展理念通过城市发展故事浸润人心。
此次活动得到了河北省教育厅、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的大力支持,除了雄安新区20万名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全员参与,还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京津冀高校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观看。
雄安容和悦容小学教师李占江认为,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了传统课堂边界。从建设工地的数字化治理到“千年秀林”的生态实践,这些鲜活案例让思政教育不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而是与时代同频的生动叙事。作为第一批到雄安的教育工作者,自己深刻认识到教师需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要善用实景课堂、数字微课等载体,将“雄安速度”背后的制度优势、奋斗精神融入教学。
“在这堂大思政课上,我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蝶变与成长。雄安8年,我看到了一个城市的梦想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雄安校区学生许铮说。
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门扬表示,今后,雄安新区将持续着力构建具有未来特质的育人体系,打造“未来之城”闪亮品牌,打造全国“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