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医大建创新中心整合资源推动“医教研产”一体化——
铸就医学科学核心竞争力
北京教育系统第一家以医学为核心的新型研发机构——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于2023年11月进入实体化运行,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和20余家学校附属医院,既有医学源头创新,又开展医学成果转化;既倡导有组织有目标的医学研究,又充分鼓励自主探索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创新中心名誉主任饶毅说:“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以新理念新机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医学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医疗服务深度融合,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并为国家生命科学和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大力度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几乎每星期都会跟医院开会,了解临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首都医科大学讲席教授、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李国民与多家附属医院的定期沟通交流非常顺畅,“和宣武医院等医院的合作研究,不仅有创新中心的基础研究实力作后盾,有附属医院的临床优势为保障,还能进一步找到基础研究与临床问题的契合点。”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探索建立与校本部学院、附属医院“双聘”高层次人才机制,共同招聘、协同支持、联合评估,大力度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目前,已引进PI(独立实验室主任)16名,启动建设5个技术平台和1个转化平台。一批神经科学、肿瘤学、再生医学和血管外科学等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会聚北京,高效推动了创新中心战略规划和总体布局。
“年轻”的创新中心同样吸引着年轻的归国学者。3月初刚刚加入创新中心的研究员梁德光,已经开始在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开展工作,“首医丰富的临床资源,创新中心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先进的医学质谱平台深深吸引着我。创新中心不看‘帽子’,更注重研究项目本身的质量,对青年研究员来说非常‘友好’。”
“当前,我国迫切需要提升医学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与转化力度,挺进科技前沿‘无人区’。”创新中心主任、特聘研究员梅林说,“我们力争5年内,建立100个PI团队,在重点研究领域取得较大突破,转化形成一批有价值的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和前沿新技术成果,为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国际一流的医学研究机构奠定坚实基础。”
打通“医教研产”一体化堵点卡点
如何深化基础临床融合,发掘优质而未被充分利用的临床资源,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在充分调研校本部院系及附属医院体系现有学科重点、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的基础上,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开展有组织科研,主动布局医学科技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
项目遴选,强调临床问题、重大需求和转化潜力。项目实施,紧密联动学校校本部、附属医院等优势资源,鼓励基础—临床、医工、医理等多学科交叉与联合,开展协同创新。项目评审,建立全新评审模式,由科学家、医学专家、企业家、投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项目采取双盲评审。
今年1月15日,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启动会举行。第一批资助有组织科研专项25个(子课题31个),其中校本部8个,附属医院17个,内容涵盖基础机制、药物开发、队列组学、医工结合等重点领域。
有组织科研专项负责人之一、宣武医院副院长郝峻巍说:“首医附属医院集中了医学科技创新宝贵的临床资源和病人资源,创新中心如果将各附属医院的内部资源打通,资源统筹利用、供需有效对接,将极大提升医学原始创新能力和临床研究水平。”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以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医学研究人才为使命,建立生物医药转化和临床研究紧密相连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中心实施了“优秀青年人才创新项目”,侧重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医学研究人才。首批资助项目21个,其中校本部6个,附属医院15个,助力更多真正有科研潜力的医学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优秀青年人才创新项目负责人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科研处负责人宋楠感受到了创新中心对于培养青年医学人才的重视,“创新中心多次前往附属医院进行调研,了解医院诉求,解答创新中心设立内涵。希望双方推进更多基于临床问题的优质科研项目”。
“医学研究暑期培训班”“医学研究冬季培训班”“新型医学研究人才培养论坛”……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牵头举办多期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等出席,吸引40余所国内外一流高校学生参加,线上直播达到14万人次的观看量。
“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系统谋划,形成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优势,组成大首医医疗与医学研究体系,在北京南部打造世界医学科技创新集群和医药创新产业高地,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饶毅说。
本报记者 施剑松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14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