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江武义山村的476户村民和50名党员,为什么联名发来这封感谢信
首页> 教育频道> 高校 > 正文

浙江武义山村的476户村民和50名党员,为什么联名发来这封感谢信

来源:潮新闻2024-02-27 20:19

  近期,一封来自浙江武义县王宅镇紫谷村的感谢信,被公开具体内容。

  它来自476户村民和50名党员,饱含深情地致函浙江省社科联、浙江财经大学,向以浙江财经大学金通教授领衔的“社科赋能优秀团队”致以感谢。

  浙江省社科联自2021年8月正式启动“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依托高校社科联、省级智库、省级社会组织为主的社科力量,建立高校院所与山区县社科联结对机制,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把集聚在大城市的社科人才柔性引入山区(海岛)县,为山区(海岛)县增进人才存量、提升人才结构效应发挥了显著作用。

  紫谷村的紫溪自然村于1994年整村搬迁下山,是国内最早下山脱贫的村庄,被誉为“下山脱贫第一村”。紫谷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近年来村两委一直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切实提升村民收入推进共同富裕。

  2021年3月,金通教授团队赴武义王宅镇进行特色农业融合发展专题调研,与海宁市派驻紫谷村驻村书记马晨辉及村两委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一场热烈而又富有建设性的大讨论后达成共识——紫谷村的未来发展需要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金通教授团队当即主动请缨,在后续的半年多时间,带队对紫谷村的四个自然村进行的深入的调研,团队中的吴旻博士、朱保香硕士扎根农村土地,走访了上百户村民。在形成规划文本初稿后,又进行多次调研论证,边修改边调研,最终于2022年1月形成《武义县王宅镇紫谷村发展规划(2022-2030)》。

  这是一份未支付任何费用的规划,2022年,紫谷村根据这份规划,借力山海协作海宁市力量,不仅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较上一年翻了一番,村容村貌也朝着规划方向走向质变和嬗变。

  金通教授是浙江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一直潜心产业调查和研究。自2018年2月对接武义县以来,金通教授团队针对该县特色农业融合发展进行了60余次(场)产业调研,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基本理念,完成一系列调研任务,其中,诸多成果应用于实践。

  赋能团队在谋划乡村产业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智力支持,每一个村民都看在眼里。感谢信中说道——

  驻村十余天,金通教授团队扎根农村土地,走访上百户村民,打通了基层调研的“最后一米”。团队的脚步不仅丈量了紫谷村的大路小巷,也走向了广袤的田间地头。团队的义务劳动成果《武义县王宅镇紫谷村发展规划(2022-2030)》也由此“诞生”。手捧这份未支付任何费用的规划书细细研读,现状分析、发展定位、发展思路、重点项目、支撑保障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振奋人心。2022年,紫谷村根据发展规划,实施了以“一溪一鸡一菜一中心”为核心内容的“四个一”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团队规划的蓝图正变为现实。紫谷村不仅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了较上一年度翻一番,村庄风貌也朝着规划方向走向质变与嬗变。在金通教授团队毫无保留的倾心谋划下,紫谷村貌美了、村富了,村民也更幸福了。

  刚结束不久的浙江省“新春第一会”聚焦“人才”,明确提出:迫切需要进一步全面打造勇创新敢争先、能担当善作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

  目前,浙江省社科联正以 “浙江财经大学赋能武义团队”为案例,提炼实践做法和启示,推广实践经验,为贯彻落实“新春第一会”精神再出发、再深化,不断彰显社科担当。

  紫谷村乡村产业发展的案例可见:当一个拥有自然资源优势而又迫切想要发展乡村产业的村集体,在遭遇严重经营管理人才这一常态化瓶颈时,“社科赋能行动”为镇村构建了高层次人才柔性引入的新渠道,有效弥补了山区县基层经济单元的人才短板,从全省角度看提升了人才的匹配度,发挥了存量人才的正向结构效应。

  “浙江财经大学赋能武义团队”不是个案。据不完全统计,“社科赋能行动”研究成果获省市县领导肯定性批示183件次,近160项针对地方提出的政策建议或发展规划受地方肯定和采用。这些研究成果成为省委省政府制定山区(海岛)县相关扶持政策的重要参考。

  省社科联引领各专家团队与市县社科联保持密切沟通,积极赴山区(海岛)县开展现场调研600余场次,在了解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特别注重从本地发展规划、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和实地调研信息中找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仅2023年,有400余支专家学者团队申报“社科赋能行动”研究选题,省社科联投入专项资金500余万元支持开展课题研究。

  在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社科赋能优秀团队”也以持续性沉浸式、跟踪式调研,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感性认识,对于政策体系和现状问题有系统、有深度、有广度的积累把握,有效破除社科学者研究“不接地气”的瓶颈,为高水平教学科研奠定了坚实基础。(潮新闻 记者 孙雯 通讯员 卿周子)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老弄堂“上新”蛇年灯会

  • 黑龙江哈尔滨:夜游园 赏冰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政协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衔接,可实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的在基层体现。
2024-11-24 22:51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11-15 17:20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11-13 15:29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2024-11-13 15:28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
2024-10-27 17:37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2024-10-27 17:18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