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端午假期临近,“‘进淄赶烤’一票难求”的消息再次冲上热搜。淄博烧烤的“出圈”,在加快山东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职业教育的变革。近日,记者跟随全国主流融媒体山东高校职业教育工作调研行来到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探寻山东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数字化”成旅游职业教育新抓手
数字化转型是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重要变革之一。在调研中,一部名为《红色传承 醉美枣庄》的影片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这部影片是由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21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自行拍摄剪辑的。“拍视频、写攻略是现在旅游从业者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闫向军表示,在当今旅游产业发展中,处处彰显着新媒体的力量。新媒体对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像淄博烧烤正是在自媒体营销带动下爆火的。因此,学院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新媒体技能,如组织所有系参加旅游推荐大使比赛,让学生们在视频拍摄、攻略撰写等方面互相切磋、一决高下。又如学院开设酒店管理数字化运营专业,将新媒体应用作为基层管理者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抓手。
学生在智慧旅游实训室学习(光明网记者 张倩/摄)
此外,学院还重点打造了现代数字化实训室,如智慧旅游实训室、数字化实训中心、导游虚拟实训室等。“学院在专业课程设计重构、教材改编上应用数字化转型理念,提升师资队伍数字化能力,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升级建造实训数字化条件,多方面共同推进专业升级,服务专业技能数字化教学训练。”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魏凯称。
旅游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结合发展
作为立足齐鲁大地以旅游产业为特色的院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也搭乘“文旅融合”的东风,着手将旅游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
闫向军告诉记者,学院在专业设置上,注重展示文化特色,如旅游演艺专业、文化管理专业、艺术管理专业等都是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此外,今年学院艺术系还新增设有文物考古专业,重点培养考古技术方面的人才。
学生展示泉水扎染作品(主办方供图)
非遗进校园也是学院将文化融入日常教学的重要尝试。如济南市旅游联合会手工艺人分会秘书长、非遗传承人李洁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受聘开设《非遗技艺--泉水扎染》课程,师生联合研发、量产“陌系列”文创产品10余种。另外,非遗也依托学生力量在学院内广泛传播。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游外语系22级学生于佳禾是剪纸非遗传承人的后代,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她平日会教同学们一些剪纸技巧,与大家一同切磋剪纸技艺。
于佳禾(右)与同学展示剪纸作品(主办方供图)
近几年,话剧团、京剧团等文艺团体开始陆续进入学院,为学生们讲解中国传统文化,颇受大家喜爱。
除了面向本土学生教学外,学院也注重开展国际合作。闫向军告诉记者,随着出境游的恢复,学院加强与蒙古国、柬埔寨、塞尔维亚、瑞典等国家学校的合作,为其培养熟悉中国的人才。“大量中国游客走出去了,中国的文化也就走出去了。”闫向军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今年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0%。“旅游产业复苏正在创造巨额红利,需要大量人才,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闫向军说。(光明网记者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