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教育频道> 要闻 > 正文

精细保障 应考尽考

来源:人民日报2022-06-08 08:39

    全国高考首日——

    精细保障 应考尽考

6月7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考点外,考生向家长示意。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6月7日,全国高考首日。记者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全国共设常规考点7753个、常规考场33万个。各地加强服务保障,全力以赴实现应考尽考。

    ——编 者

    强化精细服务 开展护航行动

    本报记者 赵婀娜 王明峰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今年针对涉疫不同类型考生,及时安排“医院考场”“隔离点考场”“重置考点”等,保障考生应考尽考。

    今年北京、辽宁、四川为12名阳性考生在方舱医院提供考试服务;全国为120名集中隔离考生安排了隔离点考场,为700余名处于封管控区域考生安排了重置考点考场。同时,分类精准开展考前健康筛查,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特定区域范围考生及涉考工作人员开展考前核酸检测,保障考生和考务人员安全健康。

    据介绍,高考考务工作繁重艰巨,运维系统高度复杂。教育部充分发挥国家教育考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优势,一体周密布局,一体整合资源,一体运用力量,切实强化统筹协调。

    努力为考生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做好入场保障,针对查验各类健康信息可能出现扎堆、聚集的情况,指导各地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核验效率。浙江实行准考证、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体温“六码合一”,一次通过。同时,加强兜底救济,为5个省份的8名盲人考生单独命制盲文试卷,全国考试战线为1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合理便利和帮助。针对入场时健康信息异常的考生,采用多次体温检测、快速核验及补办等措施,先安排考生在备用隔离考场保证考试,考试结束再根据卫健部门指导做分类处理。

    四川分类做好涉疫考生的组织工作,指导各地细化特殊考点启用原则,落实考生48小时核酸检测入场和考试工作人员“三天两检”措施,分类设置5种不同类型考点考场。

    关注考生心理健康,指导各地优化教学安排,依托高中和心理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做好考生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开展护航行动,指导各地进一步优化考试服务,精心做好考生安全、出行、食宿、卫生等方面的综合保障。发布高考诈骗预警提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强化应急处突,确保稳妥有力,也是今年高考的重要特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首先是制定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指导。同时,升级国家教育考试数字化指挥平台,将灾害预报预警等信息与考点考场数据库进行关联。

    在四川雅安,为确保考生安全,宝兴县考点平移至天全县备用考点,7日上午418名考生顺利开考。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近期遭遇强降雨,局地形成洪涝灾害,对考生出行造成影响,各地提前应对,确保正常开考。

    此外,各地涌现出不少暖心护考、爱心送考的志愿者,帮助考生安心应考。在四川内江市第一中学等多个高考考点外,不少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高考志愿服务点为考生提供饮用水、药品、文具等。在四川泸州,万顺叫车泸州分公司100余名爱心司机参加泸州市2022“你拼搏我奉献”高考学子免费接送公益活动。

    高考命题专家解析——

    注重基础考查 提高能力素养

    本报记者 赵婀娜

    2022年全国高考首日,针对语文科目的命题思路,记者采访了高考命题专家。

    2022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汲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藏的深厚力量;展现新时代伟大成就,激发青年奋进潜力;加强教考衔接,切实引导教学,激励学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素养。

    展现人文底蕴,树立文化自信

    “试题充分发挥学科的人文优势,选材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髓,试题设问既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古人智慧、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文化自信,又引导学生立足现实、融通古今资源、面向未来创新。”高考命题专家分析。

    试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育人的源头活水,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如,全国乙卷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在与西方叙事的对比中探讨中国传统叙事中流动视角的使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叙事文学的当代价值。同时,试题致力于深耕红色文化,彰显榜样力量,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光辉历史、感受党的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

    紧扣时代主题,关注青年成长

    “2022年适逢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试题紧扣时代主题,关注青年成长,反映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鼓励青年热爱祖国、坚定信念、砥砺奋进、勇于创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使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高考命题专家分析。

    新高考Ⅱ卷语言文字运用Ⅰ选取“天宫课堂”的素材。“天宫”是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天宫课堂”通过地面和“天宫”的现场连线,以新奇的形式激发青少年求知欲望,引导他们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追逐自己的“飞天梦”。

    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题,选择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典型,要求学生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试题展示了新时代人才的精神面貌和风采,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既鼓励青年正视现实问题,做好个人的事业规划,也鼓励青年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注重全面发展,引导课堂教学

    高考命题专家分析,试题强调深化基础,严格依据课标,着意关联教材,创新试题形式;引导教学依据课标授课、提升课堂质量,引导学生提高能力素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据介绍,2022年高考语文命题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继续探索,使用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度。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 贵州剑黎高速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0月21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参观采访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共同见证延安创新高质量发展,在延能天元,媒体团深入了解延安传统煤炭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互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2024-10-22 13:46
10月20日,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的百余名全国媒体编辑记者、网络大V满怀崇敬之心,走进延安革命旧址,透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寻历史记忆,感受圣地魅力。
2024-10-22 13:41
无锡·延安智算中心以先进的计算技术、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创新的科技应用,构建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科技世界。
2024-10-22 13:37
来延安一定不要错过延安文艺纪念馆。
2024-10-22 13:31
10月22日、10月23日,每天9:30-12:30,陕西卫视《逐梦之路——行走在绿水青山间》融媒直播和您一起探访绿水青山新延安!
2024-10-22 13:27
平昭高速狮子山桂江特大桥顺利合龙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精准浇筑,由中交路建承建的广西平昭高速TJ3分部狮子山桂江特大桥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全幅合龙。
2024-10-22 13:05
“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延安精神”。
2024-10-21 23:55
老旧改造成效显,群众各个喜笑颜开。
2024-10-21 23:47
“延安人的扫街,不只是捕捉美的瞬间”。
2024-10-21 23:38
在2024年的今天,延安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跟着网络达人“陕北老水”卢永永一起去看一看吧!
2024-10-21 23:27
一叠红纸,一把剪刀,巧手“舞动”间,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花鸟虫草、飞禽走兽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
2024-10-21 23:18
你知道吗,石油一词居然出自陕西延安!
2024-10-21 23:13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
2024-10-21 22:40
2024年10月20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委网信委指导的“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在陕西省延安市启动。
2024-10-21 22:34
2024年10月19日,位于南通开发区的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组织来自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留学生,共同体验蒙山派长嘴壶非遗项目。
2024-10-21 17:55
2024年10月18日,江苏南通,市民在图书馆看书。
2024-10-21 17:23
1933年,红二十六军开辟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剿”,后来,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
2024-10-21 17:13
在“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现场,延安文艺纪念馆讲解员刘美艳介绍,1935年10月,一支经历九死一生的队伍,终于抵达延安,我的爷爷奶奶就身在其中。
2024-10-21 17:12
陕西黄陵县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柯小海上任20多年来,实现村人均年收入从原先的不足800元到如今超过3万元。
2024-10-21 17:10
在“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现场,“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表示,56年里佳县老百姓的健康就是自己的牵挂。
2024-10-21 17: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