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视频由北京大学提供
【第六届礼敬中华传统文化·校史中的红色印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部署,由教育部、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全国高校思政网、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承办的第六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面向全国高校征集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系列作品,通过稿件、图片、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展示各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学习与创新,鼓励广大高校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增强使命担当,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充分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潘文石 顾铁流 摄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
每天清晨,晨曦微露,广西崇左深山之中,潘文石教授在虫鸣声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四十多年来,他穿行于秦岭、崇左的深山密林,迎击北部湾的骇浪惊涛,与野生大熊猫、白头叶猴、中华白海豚结成朋友,追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策。
在秦岭山区,他冒着严寒研究野生大熊猫,依据他在帐篷里写下的报告,国家决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崇左,为了保护白头叶猴的栖息地,他拿出自己的奖金,为当地民众修建沼气池,奔走筹建小学、医院,推动村民脱贫;在钦州,他推动钦州市政府将工业园区西移,留住了北部湾白海豚洁净的家,他的工作实现了自然保护与人类生存共赢。
他亲眼见证并积极参与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开启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伟大征程。
扎根深山荒野,心怀万物苍生,这是潘文石毕生的信念。他希望能够在每个年轻心灵中播种下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种子。如今,年已八十多岁高龄的潘文石,常常来到当地中学与孩子们交流,为孩子们讲述自己保护自然、热爱生命的故事。在这里,呵护生命的精神火炬正在悄悄传递。(文字整理:丛芳瑶)